我院获批建设“自然资源部南京边缘海海气界面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发布时间:2023-12-13浏览次数:10

2023年12月5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公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名单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54号),由det365在线平台、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联合共建的“自然资源部南京边缘海海气界面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海气界面野外站”)正式获批。海气界面野外站的获批标志着det365在线平台在海洋科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教融合推进等方面更进一步,将有力支撑我校“由河向海延伸”的发展战略。

海气界面交换是海洋科学和大气科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是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和气候系统动力学等研究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对海气界面的观测能力尚有不足、信息与数据相对匮乏,成为我们向海洋强国和气象现代化迈进的一个‘卡脖子’问题,严重制约了对海气界面能量和物质交换以及地球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认识,限制了精细化业务化海洋预报和信息服务的发展。

海气界面野外站的设立为精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海气界面野外站将重点打造两类观测体系,一是站点分布式海气界面观测系统,主要包括海上浮标和海岛基站两大观测系统。它立足近海特别是南黄海和东海,由海气界面热通量、动量通量和气体通量子系统构建而成。二是卫星全覆盖海气界面观测系统,主要是利用海洋系列卫星和中法海洋卫星组建中国边缘海全覆盖海气界面观测系统。两大海气界面观测系统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构成了空天海一体化海气界面观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空天海一体化海气界面观测体系示意图

海气界面野外站将坚持现场观测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基础研究与业务应用相连接,实现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相联合,力争将浮标、岛基定点观测与卫星全覆盖相融合,在业务上为海洋预报与气候监测提供数据支撑,为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和地球系统变化提供技术支持,在科学上为深入认识上层海洋动力过程、海气相互作用及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提供更多观测支持。

海气界面野外站将在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的指导下,在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的管理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精神,按照《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开展工作。三家共建单位前期在平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已取得诸多实质性合作进展,包括共建自然资源部海洋灾害预报技术重点实验室、共同承担重要科研攻关项目、进行“强基础、双融合”的海洋科学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合作开展海洋科普活动等,也为海气界面野外站的建设和运行奠定牢固的基础。

海气界面野外站的成立将有助于大幅提升我国海洋综合观测能力,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气象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也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海洋预报减灾能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支撑。